成章育人讲坛
关注教育热点、解析教育政策、分享教育故事、传递教育经验、展示教育智慧。在这里,知名专家学者传道授业;在这里,资深教育模范沁心抒怀;在这里,一线教育名师畅所欲言。
成章育人讲坛,传递最真实的情感、最前沿的思想、最深刻的见解,打造成章育人品牌新高地。
阳旗:以心育心,以行导行

阳旗,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从教十五年来,她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三年,始终秉持一个信念: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彼此影响和共同成长。作为“衡阳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她的教育生涯中,写满了与学生们相伴成长、温暖而坚实的脚印。
身教重于言传:以行动树立榜样
刚做班主任时,阳旗觉得严格管理就能赢得学生的信服。直到有一天,她在批阅周记时读到这样一段话:“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可我们从来没见您自己拿起过一本书。”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她,让她明白:真正的教育,始于教师的躬身实践。
从那以后,她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每天清晨,当校园还沉浸在晨曦中时,她已经在教室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籍阅读;课间十分钟,我会和同事或学生打羽毛球、乒乓球;她指导校辩论队时,更是积极参与每一场训练——从逻辑架构到语言表达,从礼仪姿态到实战模拟,她都竭尽全力。即使是周末时光,她也会学习插花、书法等,来提升生活品味。渐渐地,班级风气悄然转变:迟到现象变少了,教室里多了读书的身影,甚至有学生开始模仿她的读书笔记方式。

犹记得初次见到小林时,她总习惯把校服领子高高立起,像一只警觉的小兽。作业本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课桌上歪歪扭扭的涂鸦,仿佛都在诉说她和这个世界之间的距离。
某个黄昏,阳旗在空荡的教室里轻轻拦下正要离开的小林,她指着窗外被夕阳染红的云霞,轻声说:“你看,连天空都懂得用不同的颜色回应阳光。生活其实是一面诚实的镜子,你若投以冷漠,它还你荒芜;你若报以热忱,它便赠你满园芬芳。”
从那以后,小林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校服领子也渐渐放了下来。作业本上的空白越来越少,偶尔还能看到她用铅笔轻轻写下的批注。课桌上的涂鸦也被擦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一本《城南旧事》——她开始模仿老师,在书的扉页上摘抄那些让她心动的句子。
后来,阳旗在批改作文时读到这样的句子:“阳老师穿着碎花长裙,低头读书的样子,就像一幅画。我悄悄告诉自己,长大后,也要成为像她那样的人。”而在页边空白处,小林还用清秀的字迹补上一句:“谢谢您,让我看见了生活的另一种颜色。”
营造班级生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在班级管理中,阳旗坚信环境具有强大的塑造力。她提出“蝴蝶效应”班级管理理念,她相信教师每一个细微的正向行为,都会引发整个班级生态的良性循环。
在卫生习惯的培养上,她坚持身教为先。最初,她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讲台、摆放桌椅、捡起零星垃圾。有学生嘀咕:“这不该是值日生干嘛?”她未作解释,只是日复一日地做。不到一周,有学生主动上前帮忙;一个月后,每天清早教室内都有三五学生自觉打扫;一个学期后,他们班被评为全校“4A班级”。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有家长告诉她,孩子在家也开始主动收拾书桌、整理卧室。
学习氛围亦靠点滴积累。每天语文早读,她都站在讲台前方,和学生一起高声诵读经典;课堂上,她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擂台挑战等形式,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自习课上,她从不巡视监督,而是坐在讲台专注备课、批改作业——那份安静与投入,成了无言的示范。“在我们班,没有人好意思不学习。”494班的学生总是骄傲的说。
凝聚集体力量:荣辱与共,共同成长

“独行快,众行远。”是阳旗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她始终致力于打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班集体,让每个人都能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与力量。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合聚成章,唱响校园”合唱比赛。排练初期,班里几位男生态度消极,认为“合唱是女孩子的事,随便应付就行”。她没有指责,而是在班会课上分享了奥运冠军中国短道速滑队如何依靠团队协作取胜的真实案例,并邀请这些男生担任“舞台创意小组”,负责队形编排、道具设计与现场指挥。慢慢地,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了“组织者”,甚至主动加练声部。决赛当天,全班以整齐的和声、创意的队列和饱满的情绪征服评委,一举夺冠。宣布结果那一刻,那几个曾经最不服管的男孩,紧紧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生物地理会考前夕。她推动成立“学习共同体”,按学科优势交叉分组,开展“小老师讲堂”“错题攻关”等活动。起初有家长担忧影响成绩,她耐心沟通,并以每周学习报告展示进展。最终,班级合格率超95%,许多中等生成绩大幅提升。家长们终于意识到:团队协作,不是拖累,而是彼此成就的阶梯。
十五年春风化雨,十三年以行导行。阳旗始终认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束光。她愿意继续以心为火、以行为镜,在平凡的教室里践行不平凡的使命——因为她坚信,教师活成一道光,才能照亮更多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