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诚信文化,打造信用平台
衡阳守信网-诚信形象综合信息发布平台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恒守初心,境润医途——记南华大学优秀教师胡恒境

来源:教育培训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0

第一次在心血管内科诊室见到胡恒境医生时,他正俯身细致地为一位老年患者讲解检查报告。指尖在心电图纸上轻轻划过,语气温和而清晰,即便涉及专业术语,也能让患者渐渐舒展眉头。那一刻,他展现出的不仅是一位医生对患者的真诚关怀,更是一位师者用行动写下的“医学教科书”。

临床教学融一体,以“心”立教传初心

“医学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有温度的实践。”这是胡恒境给学生上的“第一课”。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知识灌输,他的开篇总是从一个真实的急性心梗救治案例切入——从患者急诊入院时的危急体征,到团队快速制定的抢救方案,再到术后康复的细致叮嘱,他的讲述里满是对生命的敬畏,眼神中藏着对医学事业的热忱。正是这堂“有血有肉”的课,让许多医学生第一次真正读懂“医生”二字的重量,种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

即便日常被临床诊疗、行政事务填满,胡恒境也从未缺席教学一线。他坚持“临床即课堂,患者即教材”,将每一次问诊、每一台手术都变成生动的教学现场:问诊时,他会引导学生追问病史细节,教会他们从“蛛丝马迹”中捕捉病因;制定诊疗方案时,他会拆解病理机制,让学生理解“为何这么治”而非“只知这么治”;操作指导时,他会手把手纠正手法,强调“精准治疗”的背后是对患者的责任。他对待患者的每一个细节——为行动不便者拉平床单,用通俗语言解释病情,查房时轻声的安慰都像无声的教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好医生不仅要有精湛医术,更要有一颗滚烫仁心。

(图左一为胡恒境老师)

科研临床相赋能,以“心”探源启新思

“科研工作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解决临床难题的钥匙。”这是胡恒境常对学生说的话。在他看来,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科研的驱动——从基础医学的分子通路研究,到临床药学的新药研发,再到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循证探索,每一次科研突破,都可能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而临床则是科研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临床痛点,科研才有真正的价值。

为了让学生打通“临床与科研”的壁垒,胡恒境下足了功夫:诊疗间隙,他总会主动追问学生“这个病例的发病机制还有哪些疑问?”“有没有更优的治疗思路?”用问题激发思考;每周雷打不动的“文献研读会”上,他提前筛选顶刊论文与最新指南,从动物实验的数据解读,到临床研究的证据等级分析,再到如何将新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他层层递进、深入浅出,让晦涩的图表变成“能落地的方案”,让枯燥的分子通路与患者的病情联系起来。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渐渐养成了“带着临床问题做科研”的思维:看到反复心衰的患者,会思考“如何优化长期管理方案”;遇到难治性高血压,会探究“是否存在未被发现的病理机制”。科研的“种子”,就这样在临床实践的土壤里悄然发芽。

(图左一为胡恒境老师)

医魂永续照未来,薪火相传守“心”路

胡恒境的脚步声,是学生们最熟悉的“节奏”——沉稳、坚定,像心跳般有力,穿梭在病房、导管室与实验室之间:在导管室,他教会学生“毫米间的精准”,因为每一次操作都关乎心脏的安危;在实验室,他鼓励学生“显微镜下的追问”,因为每一个发现都可能推动医学进步;在病房,他示范“深夜查房的温暖”,因为每一句安慰都能给患者力量。

如今,胡恒境培养的许多学生已走上不同的医学岗位——有人坚守临床一线,有人专注于心血管科研,有人致力于精准手术技术的提升。但他们始终带着同样一份认知:医学真正的魅力,正在于仁心与仁术的融合。而胡恒境医生,依然以他惯有的从容与热忱,继续守护着他所坚持的医路与教途。


责任编辑:龙世君
声明:本平台所载文章、图片、视频、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跟贴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平台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后台留言或与管理员取得联系(13307475833),我们将尽快答复并及时处理。

资讯要闻

党政动态

本栏目排行

Copyright © 2018 Hysxw.com.cn. 衡阳守信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1016068号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