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是板栗成熟采收的旺季。然而,这满载收获喜悦的季节,却也成为了眼外伤的高发期。51岁的罗阿姨在采收板栗时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具,不慎被坠落的板栗击中面部,当即感到左眼一阵剧痛,视力变得模糊。家人见状立刻将其送至耒阳爱尔眼科医院。
经检查,罗阿姨的左眼视力已降至0.4,眼睑周围红肿淤青,结膜严重充血水肿。更危险的是,一根细长的板栗刺像一枚“毒针”,深深扎入角膜,末端已刺入前房,随时可能引发严重感染乃至眼内炎,导致失明。
“板栗刺不仅尖锐,表面往往携带大量真菌和细菌,一旦进入眼内,就如同在眼球上‘种’下了一个感染源,后果不堪设想。”耒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廖彭迅速为罗阿姨制定了紧急手术方案,成功实施了“左眼角膜嵌入异物取出+巩膜探查术”,精细操作下完整取出了深嵌的板栗刺。术后,罗阿姨恢复良好,左眼视力成功提升至0.8。
针对此案例,廖彭指出,每年板栗成熟期,医院都会接诊多例类似眼外伤患者。板栗刺造成的不仅是简单的物理穿刺伤,其最大的威胁在于后续的真菌感染。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周期长、药物穿透性差,若控制不佳,极易导致角膜穿孔、眼内炎,最终可能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甚至面临眼球不保的困境。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耒阳爱尔眼科医院提醒:
1、劳作时,防护是第一要务:在采收板栗或进行其他可能溅起碎屑的农作、装修活动时,务必佩戴密封性良好的防护眼镜或护目镜,这是保护眼睛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
2、遇刺伤,自救误区要避开:一旦眼睛被板栗刺等异物扎伤,请牢记 “四不要”:
不要揉眼:揉眼会加重损伤,可能导致刺越扎越深或断裂。
不要自行拔除:强行拔除易造成异物残留或二次伤害。
不要用清水或茶水冲洗:非无菌液体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不要胡乱使用眼药水:非对症用药可能适得其反。
3、正确做法:科学就医是关键: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保持冷静,用干净的纱布或眼罩轻轻遮盖伤眼,立即前往具备眼科急诊能力的专业医疗机构就诊,争分夺秒赢得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