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蒋啸青,也是王闿运的得意门生。蒋啸青(1882—1928),原名式嘉,字常青,耒阳县肥田圩(今耒阳市肥田乡)人,6岁入私塾,14岁应童子试中秀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就读船山书院,5年后考入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攻读博物科。从1916年起,他先后在衡州府中学堂、新民、成章、道南、蒸湘等中学讲授植物学和社会学,并在省立三师、三中、三女师当过多年校长。由于他教学治校有方,被誉为“湘南教育王”。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蒋啸青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立即发动学生响应,在衡阳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第一个喊出“我们必须走俄国人之路”。
1920年,何叔衡、夏曦率领驱张(湖南军阀张敬尧)代表团来衡,他给予最有力的支持。1921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湘南最早的党小组和党支部,成为衡阳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培养和引导下,蒋先云、邝鄘、毛泽建、邓中夏、谢维俊、伍云甫、伍若兰、曾希圣、张经武、江华、黄克诚、张际春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1月,他从武汉赶回耒阳参加湘南暴动。4月18日,起义队伍向井冈山转移,在耒阳、永兴交界的上架古楼山被敌人包围,他的儿子蒋乐群、弟弟蒋次青、堂弟蒋式令当场牺牲,本人受伤被捕。4月26日,蒋啸青被害于淝江桥头,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本文节选自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甘建华的“晚清衡阳船山书院人物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