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师德之基,扬才学之帆,立为人之本,展八中之韵!
第六期
卷首语
在岁月的长河中,教育如同那璀璨的星河,永远闪耀着智慧与希望的光芒。衡阳市第八中学,作为这片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培养未来之星的重任。在这里,我们铸就师德之基,扬起才学之帆,立下为人之本,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充满智慧与梦想的教育画卷。
“铸师德之基”,八中的教师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艺,更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他们如同烛光,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扬才学之帆”,是这些名师们对学生成长所寄予的厚望。他们深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他们的引领下,学生们如同扬帆起航的船只,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不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立为人之本”,是八中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殷切期望。他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更有着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八中之韵”,是我们本次系列报道的主题。我们将深入挖掘并展现衡阳市第八中学名师们的风采与成就,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和付出。这些报道将呈现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感人故事,让他们的智慧和光芒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教育事业。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关于名师风采的盛宴吧!在这里,你将感受到教育的智慧与力量,领略到名师们的风采与魅力。愿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书写衡阳教育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
永前永前,永远向前。或许,当初黎永前老师的父母,为他取名的时候,就寄予这么一种期望。而工作中的黎老师,的确人如其名,不负父母的期望,不负学校的重托,带领衡阳市八中男子排球队从零起步,一路向前。十几年来,作为“衡八”男排的金牌教练,他的工作和追求似乎永远没有休止符,从2004年八中男子排球队恢复建队,到2010年球队稳居全省前三强,再到2019年荣获全省两连冠,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中学生排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
苦寻千里 锤炼核心队员
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放在黎老师和他的很多队员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排球不像篮球、乒乓球那么普及,选拔优秀的排球队员是第一道难关。为了寻找挑选更优秀的苗子,他在衡阳全市的同行里广发“英雄帖”,但凡听说哪里有身高超群或身体素质绝佳的学生,他一定亲自前去测试。于是,很多个能全面查看所有学生课间操的时段,他在城区、县城、乡镇各所学校奔波、测试。衡阳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更是他的必到之处,每次市运会,总能看到他用像扫描仪一样的双眼,扫描赛场上、替补席的每一位运动员,无一遗漏。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空手而归,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惊喜和收获。每当这时,他就像捡到宝贝一样,立马向学校汇报情况,向家人津津乐道“发掘”过程。所以,每届“衡八”队伍里,总有一些这般被发现的“千里马”。比如衡阳县的一对双胞胎兄弟邹建福、邹建成,就是在替补席的冷板凳上被发现的。195厘米的身高,坐着都比旁边的同学高一个头,修长的手臂,宽厚的肩膀,绝佳的好攻手。就这样,曾经因技术欠佳不能上场比赛的两兄弟,双双成为“衡八”一员。他们憨实的父母称自己像做梦一样。事实上,他们的好运气才刚刚开始,两兄弟不但成为了“衡八”排球队的一员,后来还双双考起大学,他们家也成为他们村里第一个有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而且是两个孩子都考起!他们的父母逢人就说,黎老师是他们家的“贵人”。
像邹建福、邹建成这样被挖掘的苗子,虽然身体素质好,但基本功差,动作不标准,甚至有学生从未接触过排球,零基础起步。为了最大化挖掘学生潜能,他必须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手型不过关不上场练球,力量不过关不练战术,团队意识不过关不上场比赛,这三关过硬,即使没有大赛经验,黎老师也把他们往省级大赛的赛场上推,他说这叫练胆量,练心理素质,这是成长为优秀运动员最宝贵的经验。我曾经在体育馆看到黎老师为了训练队员垫球的稳定性与身体的灵活性,站在一张高高的台子上扣球,队员们轮番接球,一个小时下来,黎老师的胳膊是又酸痛又肿胀,拿筷子吃饭都不停的抖,到现在,他的右手胳膊比左手都要粗大一些,且右手肘关节严重积水。就是这么一关一关地磨,一关一关地练,曾经的愣头青们一个个成长为球队的核心队员,带动全场,控制节奏,像他们的教练一样勇往直前。邹建福、邹建成两兄弟就这样成长为了球队的核心队员,并成为高校招生争抢的对象。大哥邹建福被免试招入南昌大学,现在已经学成回衡,小弟邹建成被高校保送研究生。
与时间赛跑,打造人才梯队
▲2019年湖南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
我们当老师的都明白,每一届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这一届培养好并不代表下一届就好,球队同样如此,因此,梯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球队的梯队建设周期长,最少要一年的训练时间,队员才能上场比赛。但队员参赛的黄金期却只有一年,一年赛事后,主力进入高三,面临紧张的高考复习,没办法全力以赴比赛。所以,除了招生,参赛队伍的集训和小队员的专训必须同时进行。总有同行问:“你们球队有几个助教?”黎老师总会意外的笑道:“助教?我一个人搞定!”所以球队的训练时间是很紧密的,球队几乎全年无休,只在春节放两个星期的假。周一至周五,学校安排的训练时间只有放学后的两个小时。但作为竞技运动,两个小时才刚刚进入核心训练,而队员还要吃饭洗澡,所以难免耽误第一节晚自习。让黎老师感动的是,八中的班主任给予了球队全力的支持,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还灵活处理队员的晚自习时间,保证队员的训练质量。当然,周末的体育馆才是最热闹的时候,常常是上午一批老队员,下午一批小队员,晚上再抓几个重点对象开小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步靠近目标,一步步走向卓越。
刚柔并济,以德育人
▲黎永前老师体育课教学
黎老师生活中是个话不多的人,训练要求又极其严格,这更让人觉得他严肃不随和。但他喜欢在训练之余和学生聊天,一聊起来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谈训练、谈球队、谈对手,聊家庭、聊学习、聊未来……他说,聊天的作用很大,不但可以快速掌握队员心态、困难和家庭成员关系,而且还能通过家庭成员的力量扫除队员思想上的障碍,让他们快速成长,少走弯路。遇上个别困扰大的学生,一聊就一整个晚自习,所以,茶具和茶成为他生活的必备物品。最有意思的是,他现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大赛前和队员单独喝茶聊天,摆上自带的茶具,拿出珍藏的茶叶,慢慢泡来,细细品味,效果甚佳。2017届队长屈杰是个身高196厘米的大男孩,有素质,有能力,就是心态不稳定。心态好时是球队的超级主力,扣过去的球杀伤力十级,对手都不敢接球,球队士气瞬间爆棚;心态不佳时,人送外号“屈飞机”,可以一个接一个地把球扣出界,垮掉的赛事也不少。面对这种队员,黎老师知道,急是急不来的,只能打心理战,只有给他注入更多的正能量,才能稳定他的心态。2018年,湖南省中学生排球比赛决赛前一晚的茶,就喝出了这般神奇的效果:第二天的决赛中,屈杰抛开杂念,超常发挥,带领全队一举拿下“衡八”自恢复建队以来的第一个全省冠军,接着,又在2019年湖南省青少年排球比赛中夺冠,你说神奇不神奇。
▲黎永前老师体育课教学
可能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衡八”对于队员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支球队而已,更多的是成长、突破和荣耀的象征,是“从高从严,求真求美”八中精神的彰显。毕业后,队员们喜欢三三两两的再次来到熟悉的体育馆,很自然的换上队服,或者帮助训练,或者找那些师弟们传授心得,或者找黎老师喝茶,他们俨然已把黎老师教给他们的那一套做法,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把八中精神变成了自己的作风,并且很自然地传承给了师弟们。这让黎老师很是感动,他说,作为一名教练,虽然苦点累点,但看到队员一个个在排球上找到自信,在做人上得到提升,从八中走向更辉煌的人生,他就对工作充满了干劲,更加坚定了带领球队打出更好成绩的信念,希望把队员送上更好的平台。
内外兼修,超越自我
黎老师认为,竞技体育不仅要苦练内功,更要走出校门,和更强劲的队伍切磋交流,才能检验队伍,适应赛场,提高自我,切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一方面,他充分发挥衡阳本地区排球队的作用,如南华大学男子排球队、衡阳师院男子排球队,他们都是八中体育馆的常客,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他带领球队与省内外学校积极组织友谊赛,先后和全国大学生排球队冠军队南昌大学男子排球队、全国大学生排球队前四强队湖南工业大学男子排球队、乌拉圭青年排球队多次进行友谊赛,在强队面前学战术,练心态。通过各种友谊赛,黎老师见识了先进的训练理念,他那股子不服输的精神被激发了。他认为,虽然“衡八”队员们不像北方球员那样高大,但有南方孩子的灵活,虽然不及海南球员那样从小玩球,球感极佳,但有“湖南牙子”的拼劲和韧劲,“衡八”队员也可以同样精彩。于是他前往海南、河北、南昌、株洲等地学习取经,同时还先后邀请河北省石家庄一中“全国中学生排球金牌教练”等来校实地诊断、指导球队。果然,如此一番内外兼修,“衡八”男排近几年队伍愈发强大,2018、2019年连夺两届省级冠军。
引领示范,助推雁城教育与排球事业
古人云:师者仁心。在黎老师看来,作为老师,带领有特长的同学从排球上突破,能够让那些在文化学习上提高难度大,但却有身高优势、竞技优势的同学,实现他们的美好大学梦,是自己作为老师的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也能更好的实现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十几年来,不少文化学习陷入困境却有潜能的学生,在黎老师的助推下,或者走出困境,有了人生信心与目标,或者,更上一层楼,提升了自己的大学层次,考起了比自己预想更好的大学。“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没有什么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考起理想的大学更幸福的事情。”这,恐怕就是文思源校长所说的教育情怀吧。
同时,黎老师还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春色满园才是春;强大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竞技氛围,是保障球队赛绩的重要因素。在“衡八”排球队和黎老师的影响推动下,目前,衡阳市高中男子排球队已经从最初“衡八”一支队伍唱独角戏,发展到现在有四支高中男子排球队,初中、小学排球队的普及程度更高。黎老师常常亲自前去其他球队指导、交流,还经常邀请他们来八中,同八中男排一起训练、比赛,把自己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教授给他们,衡南县二中男排更是八中体育馆的常客。黎老师还把那些大学毕业的优秀弟子推荐到各校球队去担任教练,如南华大学男排教练、衡阳县一中男排教练、衡阳市第九中学男排教练等,都是“衡八”男排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共同为衡阳地区中学生排球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助推衡阳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全力以赴的背后,难免是对家庭和自身的忽略。印象中,总是在我们饭后操场散步好一段时间后,才会看到黎老师一边从体育馆往外走,一边接电话:“好的,马上回,马上回,爸爸就到家门口了……”我们相视一笑,作为老师,我们太能理解这种以校为家的苦衷了,尤其像他这种竞技教练,大多只能利用不上课的时间进行训练,不但平时陪伴家人的时间少,很难在一起吃一顿热饭,而且,由于省级赛事基本都集中在暑假,陪伴家人尤其是孩子的时间就更少,陪家人外出游玩更是一种奢望。2018年 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排球比赛在我校举行,连续一个多月在40度高温的体育馆中的训练,让黎老师的肾结石发作,比赛场上他脸色惨白,汗如雨下,腹部的绞痛让他连椅子都坐不稳,但,比赛还在进行,球队不能无帅,直到比赛结束,他才让同事将他抬上车送去医院。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十六年的艰辛付出,十六年的风风雨雨,黎老师带领着“衡八”男排在磨砺中成长,在奋战中铸就辉煌。如今,“衡八”男排在整个湘南地区的中学生排球队伍中傲视群雄;不久的将来,黎老师定会带领“衡八”男排冲出湖南,在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中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