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院患者因更换胃管、尿管而手足无措,当新手妈妈因哺乳难题焦虑无助,当失能老人因伤口护理陷入困境……这些曾让无数家庭倍感压力的场景,如今因一项创新服务模式的诞生而悄然改变。

破局:智慧护理重构服务生态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高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激增的现状,南华附一医院以“互联网+”为引擎,重构传统护理服务模式。患者或家属只需通过手机小程序轻点屏幕,即可预约PICC维护、产后催乳、压疮护理等20余项专业服务,实现“足不出户享三甲护理”,实现“护理围着患者转”。
该院护理部主任周艳辉介绍,“‘线上线下一体化’是该模式的核心优势,医院整合院内优质护理资源,搭建智能调度平台,患者线上提交需求,可以自行点名或者平台指派专科护士。从护理评估、专项操作到健康指导,全程标准化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同质化。”
2024年,该院护理团队完成上门服务629例次,患者满意度达100%。
暖心:精准服务点亮生命之光
2025年3月,新手妈妈黄女士因乳头皲裂、乳汁不足陷入了母乳喂养的困境。线上预约了南华附一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产后催乳项目后,国际认证泌乳顾问刘芬护士上门,仅用半小时便破解难题——原来宝宝因奶瓶喂养导致乳头混淆,进而引发乳腺管堵塞。刘芬运用“淋巴引流+乳腺管定向疏通”技术疏通堵塞,同时手把手指导宝宝正确衔乳姿势。当婴儿终于顺利吸吮到母乳时,黄女士含泪感慨:“您不仅解决了技术问题,更守住了我母乳喂养的信心!”
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医院打造“个性化护理菜单”,服务清单涵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中医特色护理等板块。从新生儿沐浴到老年慢病管理,从淋巴水肿治疗到平衡火罐疗法,121名获批上门护理资质、持证上岗的专科护士化身“健康管家”,用专业技能化解百姓健康痛点。
“以前要推着轮椅跑医院,现在护士直接到家。妈妈少受罪,我们更安心!”肖先生的母亲因车祸截肢,伤口长期不愈,行动不便。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颜黎明上门服务后,不仅用专业技术治愈顽固伤口,更以心理支持帮助老人重拾生活勇气。这份“护理温度”正通过一个个真实故事,重塑着公众对护理服务的认知。
担当:标准引领共筑健康未来
为筑牢安全防线、规范行业发展,医院连续2年举办“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风险管理与实践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护理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吸引了省内外护理管理者、护理骨干前来观摩学习。课程涵盖质量控制、非暴力沟通、实操演练等,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等,进一步拓展了护理服务思路。
除了“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外,该院积极探索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聚焦老年健康,延伸服务范围,将护理服务嵌入基层健康网络。
自2024年以来,南华附一医院“互联网+护理”团队坚守初心、关爱家人,走进衡阳市佰善养护院,开展“老吾老,心连心”助老行动共15次。护士们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针对卧床老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养护院院长表示:“这场培训让我们从‘经验护理’迈向‘精准照护’!”通过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指导,有效提升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急救与护理能力。
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管理组组长、泌尿外科学科护士长康慧玲表示:“每一次上门服务都是一次爱的传递,我们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专业护理,从来不止于医院。”
从破冰探索到行业标杆,南华附一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团队用五年时间交出了一份温暖答卷。未来,该院将致力于探索高质量发展护理服务新模式,拓展AI辅助护理、远程监测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让优质护理资源“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