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共研,融古启新、
——刘俏梅名师工作室第十一次研修活动圆满举行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在这收获满满的秋日时节,教育部新时代名师计划刘俏梅名师工作室第十一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于2025年9月25日在衡阳市实验小学圆满落幕。
本次研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为主题,汇聚了工作室骨干成员及衡阳市实验小学、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白沙洲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代表共百余人,共同探讨传统文化与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之路。
秋日清晨,热情启幕
清晨八点,参会老师们便陆续抵达衡阳市实验小学,秋日的阳光洒在校园里,为这场学术盛宴增添了温暖的色彩。在简短的开幕式上,衡阳市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龙黎明的致辞为活动拉开了序幕,他强调了跨学科学习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本次研修活动寄予厚望。
专题讲座,理论引领
宁乡市玉潭街道中心小学胡旺洪老师带来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双线主题下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与反思》专题讲座,从理论高度为老师们指明了实践方向。他通过具体案例,生动阐述了如何挖掘教材中的跨学科元素,实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为教师们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思路。
课堂展示,实践精彩
娄底冷水江市红日实验小学余茜老师执教的《剪窗花》展示课别具匠心,其核心创新在于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与传统剪纸文化深度融合。余老师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快速准确地获取关键信息,深刻理解了窗花图案背后的吉祥寓意与文化背景,实现了从“学会阅读”到“在阅读中学习”的升华。
聚焦地域,深入探索
洞口县水东镇中心小学伍爱华老师带来的《地域学情适配下的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专题讲座,为上午的活动增添了又一亮点。伍老师强调,跨学科学习不能“一刀切”,必须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她特别以乡村学校《竹节人》的教学实践为例,分享了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宝贵经验。
点睛总结,指引方向
活动的最后,刘俏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湘潭市岳塘区火炬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刘俏梅对此次研修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点评。刘校长充分肯定了展示课和讲座的示范价值,并精辟地指出:跨学科学习的核心在于“融合”而非“拼凑”,其终极目标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她鼓励全体成员将今天的收获转化为日常教学行为,做知行合一的教育探索者。
此次研修活动虽已落幕,但留给老师们的思考与实践才刚刚开始。正如这丰收的季节,每位参与者都带着满满的收获,准备将所学所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一次研修,一次成长;一次交流,一次提升。在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我们共同见证了教育创新的力量,也期待下一场研修活动带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