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华华 摄像记者:邓治国 特约记者:
【导语】
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这些都是人们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但在衡阳市八中,美术老师肖红霞和她的学生们的端午节却更显特别——大家在对屈原形象的创作过程中来缅怀先贤,接受爱国精神的熏陶。
【肖老师开场白现场】
大家看我们今天画室有什么不一样,有没有摆静物(没有)有没有请模特(没有)这是因为今天老师要大家画一位古代人物,他是没办法来到现场的,他就是我们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正文】
点明作画的主题后,肖老师并没有马上为学生作示范,而是结合屈原一生的遭遇,向学生讲解爱国爱民、坚持正义与气节的屈原精神的内核,并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形象。
由于没有规定必须临摹老师画作,同学们笔下的“屈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或高官广袖、身配长剑、踽踽独行、面呈坚毅;或双手高举、眉头紧蹙、仰天长啸、做天问状;或形容憔悴、须发凌乱,吟咏泽畔。
【同期声】
衡阳市八中学生 邹承志
体现出一种爱国的情怀,创作这幅作品我也觉得是对屈原的一种崇敬和怀念
【同期声】
衡阳市八中学生 肖子衿
我觉得屈原他心里有很多愤怒、辛酸,但是他没办法找人诉说,所以他就只能以这种问天的沧桑的方式表达出来
【同期声】
衡阳市八中学生 刘滢莹
他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投江前对祖国那一下留恋的眼神
【同期声】
衡阳市八中学生 龙雨心
其实我主观上是希望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能乐观一些,所以我在他的嘴角多了一些笑态
【正文】
学生们对屈原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或展现他的爱国情怀、或渲染他的无畏精神、或体现他耿直无私的品质……肖红霞也借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展示自己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形象。
【指导现场】
我们中国十八描里面有一个铁线描,就是说它硬如铁,那个盘根的曲枝可以和人物的爱国的执着相互映衬,凸显出来
【同期声】
衡阳市八中美术教师 肖红霞
我想以美术这一艺术形式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今天叫大家画屈原,也就是想把爱国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