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二,可街上行人稀少,镇上车站里倒是人声喧哗,男男女女背着大包小包又重新踏上打工的旅途。如果不是周围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我恐怕还会忘了现在正是春节期间。
望着稀稀拉拉的行人和空荡荡的街道,我不得不感叹,现在过年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儿时记忆中的那些备年货、祭灶、守岁、年夜饭、拿压岁钱、吃汤团、看春晚、放开门炮、拜岁、看大戏和闹花灯等传统习俗,有些尚被追捧,有些则渐行渐远。

怀念儿时的春节,那时物质生活还贫乏,一件新衣就是我新年最大的企盼。当然最兴奋的莫过于父母给我三块、五块的压岁钱。现在,尽管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每逢过年却多了些莫名其妙的烦恼。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长大了,我们开始关心工作,关心收入,关心婚姻,我们开始害怕跟别人比工作,我们开始害怕跟别人比收入,我们开始害怕长辈关心我们的终身大事。
怀念儿时的春节,那时还没有网络,电视也还没完全普及。一年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一边啃着香喷喷的鸡腿,一边听着大人们谈论这一年中的收成。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在火炉旁看春晚,一起等待着本山大叔的出场。
怀念儿时的春节,那时的交通远没今天这样发达,我们兴高采烈地跟在父亲后面步行去十几里外的亲戚家去拜年,由于交通不便,我们往往会在亲戚家留宿,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疯玩一下午,然后晚上又挤在一张床上嬉戏打闹,那时我感觉人与人之间是亲密无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过年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我们不再企盼新衣服和压岁钱了,因为我们几乎天天穿着新衣服;我们不再需要步行去拜年,因为我们习惯以车代步了,早上开着小车走完所有的亲戚,下午就可回家继续打麻将;我们不再围着火炉看春晚了,因为春晚是一年比一年难看,连本山大叔也不出来了。
年味儿淡了,是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这个社会正在以我们预想不到的速度变化着。网络的普及、微博的兴起,让我们不再企盼春节的到来,我们不再留恋除夕的鸡腿,就连儿时的玩伴也和我们陌生了……

晚上,我无意中发现一群孩子在灯光下嬉戏打闹、放烟花,他们纯真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那一幕让我感觉到年味儿其实并没完全远去,只是存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也许,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年味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