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肾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此刻窗外春意渐浓,各种花草气息交织浮动,在这个以“早检查,保健康”为主题的世界肾脏日,我们想用三剂特别的“方剂”,与诸位探讨如何运用东方智慧守护生命的原动力。
第一剂:上工治未病——听懂身体的晨钟暮鼓
现代人面对的诱惑多多,手机的陪伴常常造就了许多“熬夜冠军”。他们常年依靠浓茶咖啡提神,黑眼圈、皮肤黯淡、记忆减退、精神紧张逐渐出现,都不能起到警示作用,等到身体出现更严重的异常才会来医院。其实,身体早就在敲警钟,只是有些人不会听、听不懂。
恰如《难经》所言“望而知之谓之神”,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是最古老的“早期筛查系统”。中医通过观察舌苔脉象,可以很好的把握身体的机能状态,“体质辨识”仪可以在西医指标还在正常范围时,捕捉到气血失衡的微妙信号。
第二剂:天地人合一——重建生命的生态平衡
中医治疗肾脏疾病有独到的优势,坚持八段锦、太极等养生功法可以减少蛋白尿,药膳调理可以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耳穴贴压可以辅助调降血压……临床实践在不断印证着中医的整体观:肾脏不是孤立的器官,而是水土相生、五脏相关的生命生态系统。
我们肾病科独创的“五行护肾法”:以艾灸温补肾阳如春日化冻,用药浴疏通经络似夏溪奔流,借音乐疗法调理情志若秋叶静美,凭膏方调补精血同冬藏养元,再以四季食疗固本培元。这种顺应天时的养护之道,可以让早期肾病患者在非药物干预下实现指标逆转。
第三剂:仁心即药引——医患共写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开篇有言:“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仁不能善其用。”“仁心即药引”的深意,正在于医患间流动的生命共振——医者以仁德为引,患者以信念为材,共同煎煮出穿越时空的济世良方。
我们始终相信,医学典籍不应尘封于古籍馆,而当跃动在问诊的方寸之间。当医者将世代相传的食疗古方与现代代谢研究碰撞,当年轻人用数字技术活化八段锦导引术,传统医学便不再是单向传承的秘卷,而成为医患共绘的生命图谱。那些监测仪上的数据曲线、药庐里的炮制心得、诊室里的脉案手札,都在书写着当代《本草》的新章——这里没有施治者与受治者的界限,唯有以仁心为舟楫,共渡生命长河的修行者。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各位朋友,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不仅指藏精主水的生理功能,更蕴含着对生命本源的爱护与敬畏。当我们在透析室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在病房开展中医药膳饮食指导,把“中医药一体化治疗慢肾衰”规范化、成果化时,本质上都是在做同一件事:让流淌千年的医学智慧,滋养当代人的生命之根。
在此,我们倡议:尽早开展“肾保健”,以早筛为铧,以调理为犁,医患共同耕耘“肾”健康。
倡议人: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
202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