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仁忠:在教育的“薄土”上,唤醒奇迹
这是一位“最喜欢在校园‘转悠’”的校领导——从清晨到晚上,从教学楼到生活区,贺仁忠的身影是师生们最熟悉的风景。“老师和学生天天看到我才会安心,”他语气温和,“我也一样。”
这是一位为“师”师表的教育者——从田家炳中学到现在的博文高中,贺仁忠一直以身作则,坚信身为管理者“最重要的不是权利性引导,而是非权利性引导”。他深知“老师看到校长都在这里,他们也会跟着做”,这种无形的引导正是他日复一日“转悠”的意义所在。
一、从“薄弱”到“样板”:教育拓荒者的足迹
用一个词来形容贺仁忠的教育经历,可以说是“点石成金”。
从田家炳中学的七年校长生涯开始,作为首任校长,他三上长沙、七下韶关和香港,将边缘破落的原四中引入田家炳基金,令旧校焕发新生,并创立“宏志班”,以惠及寒门学子;
随后在实验中学掌舵十年,他让学校的中考成绩每年都稳居全市公办学校第一,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全面领先,学校更被评为湖南省新课改样板校,成为基础教育课改的闪亮样本;
此后在市六中工作的八年里,他直面教风涣散、质量低迷的困局,硬是将这所“没人愿去”的学校锻造成衡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德育管理先进单位、三星级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校园,并在市示范性高中中名列前茅。
四十多年深耕,三所薄弱校在他手中脱胎换骨。他就像一位教育“拓荒者”,足迹所至,生机盎然。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督学、连续十一年衡阳市优秀校长、教育系统终身成就奖……这些光环并未让他止步。
四年前,他欣然踏入博文高中,面临的是更复杂的挑战:一所刚刚搬迁、基础薄弱、师生经验匮乏、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的民办学校,如何从零开始?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体系赋能,唤醒潜能
面对博文高中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贺仁忠的答案清晰而坚定:“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这绝非一句空话,而是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的行动。
这套体系的第一步,是唤醒沉睡的潜能——通过“唤醒式德育教育模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实现全面发展。从“激情跑操”到“激情早读”“激情宣誓”“激情一歌”,从“精心呵护,静待花开”的育人理念到多元化的奖项与荣誉体系,这些看似简单的机制,正悄然融化着学生内心的冰封。
贺仁忠深知:“学生入校分数或许不高,但潜力必须唤醒。”这并非口号喧嚣,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心理暗示与群体氛围,重新点燃他们对自身可能性的信念。正如刘昊同学的经历所印证:三年前,中考733分的他带着迷茫与叛逆踏入博文;三年后,凭借583分的高考成绩叩开大学之门,完成了从目标模糊到清晰坚定、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自律的蜕变。
点燃了奋斗的激情,更需要匹配精准的成长路径。于是,“分层教学”成为将“适合”二字落实到课堂的关键。在博文高中,没有“一锅烩”的课堂。学校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和发展目标,设置了清北班、创新班、实验班三个层次的班级,并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真正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各得其所。
每节课前,学科组教师必先“一课一研一导”,基于具体学情打磨分层导学案,课堂核心知识统一传授,但重难点讲解、练习难度与进度则因“班”制宜,确保每个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2025年那个本科上线率100%、班级平均分506.6分的“奇迹班级”,正是分层教学结出的硕果。
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精准输入,更需要扎实巩固。为此,博文高中推行“四清”评价体系。通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确保知识链条环环相扣、步步夯实。与“四清”紧密配合的是“全员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专属导师。从学情诊断到目标设定,再到阶段性精准提分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导师全程护航。每个学生的专属成长档案里,点滴进步都被忠实记录。
在筑牢基础的同时,博文高中也为学生开辟特色发展路径。针对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学校提供英语或日语自选的外语教学模式,为学子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此外,学校深谙“健康的身心是奋斗的基石”,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即使在学业压力最大的高三、高复年级,依然每周安排体育课与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强健体魄、释放压力。心理活动室全天开放,专业心理教师全程护航。高复年级的粟同学和李同学,正是在这样的心理支持下,有效缓解了焦虑,分别取得了提升276分和考取569分的好成绩。
“学生先成人后成才!”贺仁忠强调。博文高中这套独特的培养体系,正是对新时代所需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人才的积极回应,也与党建工作强调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深度契合。
(后接)
身为博文高中的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贺仁忠“双肩挑”的责任,被他转化为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