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手术,我害怕……”10岁的蓉蓉拉着妈妈的手,眼睛里写满了恐惧。这位患有双眼斜视的小姑娘,已经到了必须手术干预的年龄,但对手术的强烈恐惧让她一再退缩。
蓉蓉的父母同样陷入两难:孩子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之间该如何选择?他们担心全麻可能对孩子造成影响,而孩子又极度抗拒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面对这一困境,衡阳爱尔视光及小儿眼病专科斜视手术专家段友国医生没有急于安排手术,而是多次与家长和孩子耐心沟通。他详细解释道:“许多家长不了解,斜视手术不仅是改善外观,更是重建视觉功能的关键治疗。人的立体视觉功能建立有个关键期,一般在8岁以前。蓉蓉已经10岁,虽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但及时手术仍能挽救部分视觉功能。若不干预,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立体视觉丧失,影响未来的学业、职业选择甚至生活质量。”
针对麻醉方式的选择,段医生表示:“儿童斜视手术的麻醉需要因人而异。局麻下患者术中可配合调整眼位,但需要孩子克服恐惧;全麻则适用于年龄较小或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
接受完斜视矫正手术,蓉蓉的双眼视轴恢复正常,双眼视功能正在重建
为了消除蓉蓉的恐惧,段医生和医护团队耐心安慰:“手术时护士阿姨会一直陪着你”“医生叔叔保证不会让你感到疼痛,我们聊着天手术就做完啦”。这些温暖的话语一点点化解着孩子心中的恐惧。经过充分沟通,最终决定采用局部麻醉方案。
手术当天,段医生一边精细操作,一边轻声安抚:“蓉蓉真勇敢,现在我们在给你的眼睛做‘微调’,就像调整相机焦距一样。”在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和不断鼓励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时,蓉蓉的双眼视轴已恢复正常,双眼视功能也在逐步建立。令人感动的是,她还带来了一封亲手写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载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段友国医生表示:“作为医生,我们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有情感的人。特别是儿童患者,他们的心理需求更应被重视。看到孩子们术后绽放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满足。”这封来自10岁患者的感谢信,不仅是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衡阳爱尔眼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最好诠释。医院将继续秉承专业与关爱并重的服务宗旨,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