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许多人已规划好出行计划。然而,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扭伤挫伤、晕车不适、蚊虫叮咬等“小麻烦”,可能会打乱行程。别急!我院为您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假期健康防护攻略”,赶紧码住吧!
一、游玩太嗨不小心扭伤挫伤?记住“RICE”急救法!
爬山、徒步、逛景区时,脚踝扭伤、肌肉挫伤是常见意外。若处理不当,可能加重伤情。

✅正确处理步骤(RICE原则):
1、Rest(休息):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部位负重;
2、Ice(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48小时内适用,减轻肿胀);
3、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轻轻包裹受伤部位,注意不要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4、Elevation(抬高):将受伤肢体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
警惕!!!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伤口出血不止或皮肤破损严重;
肢体畸形、无法活动;
疼痛剧烈且持续加重。
二、晕车晕船太难受?穴位+小技巧帮你“稳住”!
长途车程、轮船颠簸时,头晕、恶心、呕吐等晕车症状让人苦不堪言。除了提前服用晕车药,还可以试试以下中医穴位和小妙招:
✅3个止晕穴位按一按:
1、内关穴:腕横纹上约2寸(三指宽),两筋之间,按压5-10分钟,缓解恶心呕吐;

2.合谷穴:手背虎口处,第一、二掌骨之间,按压至酸胀感,减轻头晕;

3.足三里:膝盖下3寸(四指宽),胫骨外侧一横指,按压可调理肠胃、缓解不适。

✅日常预防小技巧:
乘车时选择前排靠窗位置,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空腹或过饱乘车,少看手机、书籍等近物;
口中含一片生姜或陈皮,或闻柠檬、薄荷精油,减轻异味刺激。
三、草丛蚊虫“盯”上你?科学防叮咬,过敏要警惕!
秋季蚊虫依然活跃,尤其是公园、郊外等草木茂盛处,被叮咬后易出现红肿、瘙痒,甚至过敏。

✅防叮咬“四不要”:
不要穿深色或鲜艳衣物(易吸引蚊虫);
不要在草丛、水边久坐;
不要用香味浓郁的化妆品、香水;
不要直接拍打蚊虫(避免毒液扩散)。
✅被咬后这样处理:
轻度红肿:用肥皂水清洗后,涂抹炉甘石洗剂或薄荷膏止痒;
若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或伴有头晕、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请立即就医!
✅必备物品:随身携带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液,儿童选择浓度≤10%的产品。
四、美食诱惑管不住嘴?消化不良别硬扛!
假期聚餐多,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易引发腹胀、胃痛、腹泻等消化不良问题。

✅医生建议这样吃:
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注意细嚼慢咽;
饮酒适量,切勿空腹喝酒,酒后可喝温粥、酸奶保护肠胃;
随身携带健胃消食片、益生菌等,轻微不适时按说明书服用。
⚠️提醒:若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尤其伴发热、便血),可能是急性肠胃炎,需及时就医,避免脱水或感染加重。
五、出行用药“精简清单”:这些物品别落下!
根据目的地和行程,提前备好常用药,关键时刻能救急:

✅基础药品清单:
外伤处理:碘伏、创可贴、无菌纱布、医用胶带(应对擦伤、小伤口);
感冒退烧: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注意儿童剂量);
肠胃不适:蒙脱石散(止泻)、奥美拉唑(缓解胃痛);
过敏用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应对蚊虫叮咬、食物过敏);
特殊人群: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带足日常用药,建议随身携带病历卡。
⚠️用药提醒:处方药需遵医嘱服用,注意查看有效期,儿童、孕妇用药前请咨询医生。
六、早晚温差大,“洋葱式穿衣”保暖不感冒!
秋季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尤其是北方地区,稍不注意就可能受凉感冒。

✅“洋葱式穿衣法”公式:
内层:穿透气吸汗的纯棉/速干衣;
中层:针织衫、抓绒衣等保暖层;
外层:防风外套(如冲锋衣),方便穿脱。
✅重点部位保暖:
颈部:戴围巾或穿高领衣,避免风寒入侵;
脚部:穿透气防滑鞋,袜子以纯棉为主,睡前可用热水泡脚驱寒。
温馨提示:假期出行,安全第一!若遇突发疾病或严重外伤,请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20或前往就近医院急诊科就诊。
最后,祝大家国庆假期玩得开心,健康平安!如有健康问题,可随时通过我院公众号咨询或预约就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