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风俗知多少?方家整理300个!
——《衡州方域风情》作者张光友先生做客第11期“船山茶苑”

▲张光友先生做客第11期“船山茶苑”

▲张光友先生现场签名赠书

▲张光友先生为书迷们签名赠书
“造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为谓之俗。”2025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原巡视员、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光友先生携精品力作《衡州方域风情》,做客衡阳市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主办的第11期“船山茶苑”,讲述5年田野调查和创作历程,现场为30余位书迷和民俗文化爱好者签名赠书。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任美衡先生,船山学社副社长黄守愚先生应邀出席。
岳麓书社2025年7月出版的精装本《衡州方域风情》一书,是衡阳县籍退休老干部张光友先生花了5年时间进行收集整理,用文字形式系统记录衡阳地方民俗风情的作品。全书共60余万字,记录了300种地方“风俗”。在书中,作者用翔实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一幅幅逼真的写实画面,让人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感受到一个立体的衡阳。黄守愚先生评价,“《衡州方域风情》是传承衡阳民间文化的经典之作”。
活动现场,张光友先生以《衡州方域风情根系大中华》为题,围绕写作缘起、核心构思、文化溯源、实证呈现、现实意义、创作思考等方面,讲述创作初衷和撰写历程,进行现场互动和签名赠书。“守护民俗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张光友先生呼吁读者朋友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知晓衡州大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世事,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书迷们捧着散发墨香的新书《衡州方域风情》,啧啧称赞,爱不释手。该书系统记录300个地方民俗风情文化故事,既是对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即时拓印。“我的小孩已经定居新西兰,我要把这本书作为‘传家宝’交给他,告诉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读者马志庆如是说。
协会党支部第一书记、创会会长王继斌主持本期“船山茶苑”。党支部书记、会长唐冬生,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会长陈根益,党支部副书记、副会长马志庆,法定代表人、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继辉和理事李淳、阳欢、戴四林等参加。特别感谢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给予支持。
衡阳市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不定期主办“船山茶苑”,旨在服务社群成长需要、打造公益学习品牌,是对传统助学概念的扩大化,是助力市民终身学习的新探索。该项目坚持公益性质,不定期举办阅读、讲座、沙龙、情境体验等主题学习交流活动,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生活、职业等方面,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市民共同参与。

▲张光友先生力作《衡州方域风情》

▲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第11期“船山茶苑”活动现场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