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历时一个月的多学科联合生命保卫战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落下帷幕。一名罹患急性心肌梗塞后乳头肌断裂、二尖瓣急性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并伴有肾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重获新生。患者家属在激动与感激之余,特向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
该患者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乳头肌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功能几近崩溃,二尖瓣的严重脱垂进一步加剧血流动力学紊乱,而并发的肾功能衰竭更让治疗陷入“步步惊心”的困境。救治此类集多重危重症于一身的患者,不仅是对单个科室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整个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多学科协作水平和顽强毅力的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医院迅速启动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机制,,一场与死神的竞速就此展开。胸心血管外科牵头统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精准施策,全力维持并稳定患者术前心功能定,为手术创造稍纵即逝的宝贵窗口期。术前,胸心血管外科、心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组与手术室团队反复研判,针对患者极其脆弱的心肺肾功能进行全面评估,最终敲定为患者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膜手术,并制定出“毫米级”的精细预案,为手术中的生命维系筑牢防线。
手术当日,在胸心外科主任冯耀光教授的带领下,手术团队精准施术。体外循环组全程护航,如同为患者搭建起“临时心肺”,精准维持着全身血液灌注和氧合平衡;麻醉科专家则化身“生命舵手”,实时监控患者的内环境变化并精准调控,引导患者平稳闯过一道又一道险关。各团队无缝衔接、默契配合,让高难度手术得以顺利推进。

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术后接踵而至。患者被转入胸心外科监护室后,感染防控、低心排综合征应对、肾功能持续替代治疗等多重挑战亟待攻克。监护室医护团队24小时坚守岗位,对患者寸步不离,紧盯病情的每一丝变化:从呼吸机参数的细微调整,到升压药输注剂量的精确把控,再到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规范实施……他们以精湛医术为刃,以耐心照护为盾,一次次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历经一个多月的生死鏖战,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如今已能正常睁眼交流,精神状态日渐好转。“是你们,用一个月的日夜坚守,创造了我们全家想都不敢想的奇迹!”患者家属在感谢信中动情地写道,“我们亲眼见证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从外科医生的妙手回春,到麻醉、体外循环团队的保驾护航,再到CCU里日夜不息的守护,每个环节都无可挑剔。你们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团队!是你们让我们家重获希望!”
这场跨越多学科的成功救治,不仅印证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危重疑难心脏病诊疗领域的深厚积淀,更凸显了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核心优势。这不仅是一次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生命尊严的最高礼赞,是全体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用智慧、汗水与仁爱共同谱写的生命凯歌,也让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与担当愈发清晰可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