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茜茜在父母陪伴下来到衡阳爱尔眼科医院,在此之前,她已因反复发作的麦粒肿,在其他医院经历过两次手术。茜茜的妈妈告诉医生,从去年开始,孩子的眼睛就像被“盯上”了一样,隔三差五就长出“针眼”(即麦粒肿)。每次发作,眼睑又红又肿,严重时还会化脓。为了尽快让孩子好受些,家人多次选择在当地医院做麦粒肿切开引流手术。“每次做完能好一阵,可没过多久,不是同一只眼就是另一只眼又复发了。孩子受罪,我们也跟着心力交瘁。”茜茜妈妈无奈地说。
一周前,茜茜的右眼上眼睑再次红肿,熟悉的症状让父母警觉起来,他们决定这次一定要到专业眼科医院查个彻底。在衡阳爱尔角膜眼表专科,张星慧主任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了不寻常的迹象:茜茜的睑缘明显充血,毛孔粗大,轻轻一压,就能挤出异常浑浊的睑脂。张主任当即建议做进一步的睑板腺检查和螨虫检测。

显微镜下的结果令人吃惊——从茜茜的睫毛根部取样中,竟清晰可见数条正在蠕动的螨虫,累计发现近十只!与此同时,睑板腺成像检查显示,年仅7岁的茜茜,负责分泌滋润眼表油脂的睑板腺已出现中重度萎缩,腺体不仅数量减少,形态也发生扭曲。
“这个病例非常典型。”张星慧主任指出,“很多人以为麦粒肿是‘上火’或卫生没做好,但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病根常在睑板腺功能障碍。而螨虫,尤其是蠕形螨,正是导致睑板腺出问题的重要诱因。”
她进一步解释,螨虫寄生在睫毛毛囊和睑板腺内,以皮脂和细胞为食。它们的繁殖、活动及排泄物容易堵塞睑板腺开口,导致“油脂”(睑脂)排出不畅。这些淤积变质的油脂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极易诱发麦粒肿、霰粒肿。此外,螨虫的持续刺激还会引发局部炎症,破坏睑板腺结构,造成腺体永久性萎缩。7岁的孩子已出现中重度睑板腺萎缩,情况不容轻视,必须尽快系统性干预。
诊断明确后,茜茜的治疗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过去单一的“手术切排”转向“除螨、抗炎、理疗、清洁”的综合疗法。具体包括使用除螨湿巾清洁睑缘,配合药物杀灭螨虫、抑制炎症,再通过睑板腺按摩与热敷疏通腺管,促进健康睑脂顺利排出。
张星慧主任特别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眼痒、眼干、睫毛根部有分泌物、频繁眨眼,或麦粒肿一再复发,应警惕是否存在螨虫感染及睑板腺功能障碍,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只有早诊断、早对因治疗,才能避免睑板腺遭受不可逆的损伤,守护孩子长远的眼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