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带新育桃李 薪火相传强师资
——衡阳市二中2025年“青蓝工程”正式启动
为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衡阳市第二中学举行了2025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结对帮扶,共同提高”为核心,正式开启新一轮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仪式由副校长胡燚主持,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谢玉超宣读了本次“青蓝工程”学科和班主任的师徒结对名单,当念到每一组师徒姓名时,现场都响起热烈的掌声。结对师徒依次登台,进行了充满仪式感的礼物交换:徒弟们双手捧着烫金聘书,向师傅深深鞠躬,一句“师傅,以后请多指教”满含敬意与求知欲;师傅们则将定制笔记本递到徒弟手中,寄托着传道授业的殷切期许。一纸聘书、一本笔记,既是责任的传递,更是信任的见证,承载着校领导的嘱托与师徒间的深厚情谊。

党委书记、校长杨乾国为本次师徒结对送上寄语。他希望指导教师们彰显“师傅样”,做到德高为范、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师德影响徒弟;倾囊相授、诲人不倦,毫无保留分享教学经验;精准指导、因材施教,贴合青年教师特点定制培养方案;亦师亦友、关怀备至,在工作生活中给予全方位支持。同时鼓励青年教师们展现“徒弟相”,保持谦虚好学、尊师重道的态度,主动向师傅请教;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在课堂中锤炼教学技能;善于反思、追求进步,在总结中提升专业素养;充满活力、敢于创新,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杨书记强调,“青蓝工程”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师徒双方以结对为契机,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青蓝工程”以新参加工作及新调入学校的青年教师为培养对象,结对周期设定为一学年。学校为每位青年教师精准匹配指导教师,联合教研组开展集体帮扶,量身定制阶梯式培养目标:力争青年教师一年内胜任教学工作,两年内成长为学校骨干,三年内成为教学能手。同时,方案明确了师徒双方的具体职责:青年教师需用心备课、认真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钻研高考、积极参与教研,在结对周期内完成一次成果汇报课;指导教师需每两周至少听一节徒弟的课(一学期不少于8节),全面指导备课、上课、反思等教学环节,全力支持徒弟参与各类业务竞赛与交流活动。
出席本场会议的还有纪委书记匡致远,副校长王涛。此次师徒结对仪式的举行,搭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坚实平台,传承了学校优良的教学传统。相信在“青蓝携手”的良好氛围中,衡阳市二中的青年教师将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快速成长,师徒同心聚力,共同书写学校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