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滋携手,青春同行
——衡阳市七中学子闪耀中日友好交流舞台
【开篇·镜头定格友谊瞬间】

细雨润秋色,友谊暖人心。11月9日,衡阳市第七中学的30余名师生代表,在市外事办的精心组织下,奔赴长沙参与“湖南省与日本滋贺县和平友好纪念活动”。这场以“和平友好”为主题的中日青少年交流盛会,不仅是我市响应国家对外友好号召的生动实践,更让七中学子站上了国际舞台,用青春之声传递中国青少年的自信与热忱!
【启程·凌晨四点的“追光”少年】

“老师,我们四点就起床啦!”天还未亮,校园里已是一片忙碌。为了赶上上午9:30的活动,超过一半的高一新生(学习日语不足三个月)与高年级同学一道,凌晨四点便从衡阳启程。车程中,有人抓紧温习日语问候语,有人小声讨论如何向日本友人介绍家乡,车厢里的雀跃与期待,比窗外的晨光更明亮。“原本担心孩子们会疲惫,没想到他们一到现场就‘满电复活’!”随行老师笑着回忆——这股蓬勃的朝气,正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舞台·用多语种“晒”出中国风采】



活动现场,七中学子化身“文化小使者”:他们用尚显生涩却真挚的日语,夹杂中文与英语,配合灵动的手势,向日本友人热情介绍“臭豆腐的香辣”“糖油粑粑的甜糯”,描述“衡山的云雾缭绕”“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当听到日本学生惊叹“中国美食好特别”“湖南山水像画一样”时,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原来,用语言架起的桥梁,真的能让不同文化的心跳同频共振!
【共鸣·合唱与植树里的双向奔赴】

当《明天会更好》『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旋律响起,中日两国青少年并肩站立,相互使用对方的语言唱出共同的友好心声,现场掌声雷动。随后的和平书法展示中,笔墨晕染间流淌着对和平的共同向往;而最特别的环节,莫过于全体人员共同栽下的42棵桂花树——枝叶相触的沙沙声里,藏着湘滋两省县“根深叶茂、长久不衰”的深情约定。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群“10后”外交官的“社交力”:有学生主动邀请滋贺县知事合影,有班级代表用刚学的日语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还有孩子悄悄把衡阳特产小零食塞给日本小伙伴……这些自然流露的友善,让“和平友好”从口号变成了温暖的细节。
【幕后·从讲台到国际舞台的“无缝切换”】


傍晚六点四十分,活动圆满落幕。当师生们返回熟悉的教室,灯光下立刻浮现出另一幅画面:有人摊开笔记本记录今日收获,有人对着活动照片反复回味,还有人小声讨论:“下次我要更流利地介绍我们的校园!”从国际舞台的闪耀时刻,到三尺讲台的伏案苦读,身份切换如此自然——因为他们知道,所谓“青春担当”,不仅是站在聚光灯下的从容,更是回归日常后的沉淀与成长。
“语言或许不够完美,但真诚永远能被读懂。”带队老师感慨,“这一天的奔波与忙碌,换来了孩子们眼里的光——那是对世界的好奇,对交流的渴望,更是对中国青少年身份的自豪。”
【结语·以青春之名,续写友好篇章】

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是衡阳与滋贺友谊的生动注脚,更是七中学子成长的珍贵里程碑。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携手市外事办等平台,为更多学生搭建“走出去、学进来”的桥梁——因为青春的意义,从来都与开放、包容、友爱同行!
(*文末彩蛋:附上本次带队老师们的的纪念合照,以及师生后台花絮图*)






“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努力的结晶;一段段回忆,镌刻着友谊的温度。”湘滋友好,未完待续——我们下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