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衡阳市第十六中学《有效推进薄弱学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组一行,专程前往常宁市第四中学,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与推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前沿的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课堂,探索提升薄弱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活动期间,衡阳十六中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研讨及互动交流等形式,向常宁四中的英语教师团队全面介绍了其研究成果——“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与课堂评价的有机统一,致力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学、评相互脱节的现象,使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即时反馈、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在实践验证环节,课题组成员亲自执教,将这一模式融入常宁四中的真实英语课堂。生动的课堂设计、即时的互动评价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察发现,采用该模式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举手发言、参与小组讨论的意愿显著增强,课堂参与度得到有效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与即时成就感的课堂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常宁四中参与活动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教学实践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论指导。“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为他们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两校领导均对此次活动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校际间教研联动、资源共享、共同提升的成功范例。

衡阳十六中课题组负责人表示,此次走进常宁四中,是该项目研究成果走向实践、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一步。实践初步证明,该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方面成效显著。未来,课题组将继续深化研究,完善模式,并期待将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特别是薄弱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力量。











